2019/08/16. 觀元辰--毫無感覺的個案透過觀元辰看見問題,相信它並接受它,才能開始學會面對及解決!
- Elsa 夏佩菁
- 2019年11月14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曾經找過別的催眠師催眠,但她認為催眠師只是一直要求她想像,所以她對於那次的體驗感覺到很失望,因為都是自己想出來的…。很多人會對於自己的畫面解釋成「想像」,但即便是想像、是記憶的拼湊,都是在目前的狀態中,潛意識要提醒的訊息。因為如果完全是想像,就不會出現畫面忽然消失或是與想的不同的狀況,而是所有的畫面都可以是自己完全掌握的了!在這位個案進行時,Elsa也試著用這樣的情況說明。然而,我不能保證任何結果,只能祝福並盡全力去引導,因為也有可能這位個案要透過多次的學習,才能學會相信自己腦海中的畫面及自己在催眠態中的感覺,才能學會相信自己!
很在意畫面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個案,心中滿是期待地以時速30公里的速度行進在一條社區住宅內、車子可以行駛的水泥路面上,雖沒看見太陽很感覺到是個晴天。下車後踩在一條咖啡色的道路上,感覺像是踩著草一樣。周圍沒有其他人,她隻身空曠的郊外,直直往前走著,充滿著期待。從過程中會發現個案對於自己的缺乏自信以及容易否定自己的習慣,經驗中通常有這種狀況的個案,大多是受家庭教育方式的影響;從小習慣在做任何事情前,先徵求父母許可及認同;通常這樣的教養模式,父母是比較權威的,孩子因而習慣由父母做決定或是習慣不允許自己做決定。
找尋元辰宮時,個案感到自己受困了,所以站著不動;直到相信感覺指引元辰宮在前方,跨步向前走去,就看見了松樹的剪影。右手邊的這棵樹並不高,旁邊還有著矮樹欉,左邊則是一片草地。清楚地看見一條彎延但平坦的水泥道路,於是加快了速度趕路,最後來到一處黃泥土地,有著植物、樹枝,而樹枝後有間方正的一層樓平房。咖啡色落地窗、白色牆面,正門右邊的那面牆左上方開著一扇小窗。拉開有著木栓的紅色大門,進入的是一個昏暗的大廳,廳內沒有燈和窗戶,只有天花板上有個透下光的天窗,整個客廳只有這個點是亮的。個案站在這個客廳,說她沒有任何的感覺。進行了調整,希望個案能對打開自己心房,願意走出自己的世界與外人接觸,或許更進一步願意相信別人,不再單打獨鬥之後,管家也會願意出現協助。改造後可以看見窗外天氣很好,還能見著一些植物。
臥室沒有門,房裏的擺設看來亦有些昏暗,看見自己穿著古裝的樣子,但卻也是沒有表情。房間雖然小小的、有些老舊,但整理之後有自在、舒服的感覺。從意象個案響往的感情只是簡單、自在,可以好好的享受兩人世界,讓她有彼此依靠的感覺,只是個案仍然要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情感,才能夠有良好的互動,以免讓未來的另一半感覺她冷漠、不夠關心對方。
後花園有個拱型的出入口,後院只有些草,但讓個案覺得舒服。生命樹是和個案的身高差不多的針葉樹,應該是松樹。枝葉很茂密、樹根細細的、有些捲曲;個案可以清楚感受到手觸摸到樹皮的感覺,但她卻說「這棵樹沒有特別吸引她的地方、不覺得樹美,只希望樹能讓自己愈來愈健康。」聽見這說法的生命樹,並沒有回答後續個案的任何問題…。樹冠的部分有處出現焦黃,對應到的可能就是個案主訴的腦部退化的狀況,於是協助調整,引導個案向生命樹道謝後,也期待個案能藉由調整後慢慢找回感覺。
檢視這趟探索,個案從頭到尾都說「完全沒有感覺」,所有的畫面都是自己努力想出來的,甚至說她想的很辛苦。整個過程中,Elsa發現到的是個案將自己的感覺都關閉了,只覺得自己很焦慮、緊張,所見的畫面也被期待值給蓋過了…。或許這是個案目前需要練習的地方,她做事情都要聚焦,一件一件事非常專注地處理,但卻也因為這樣忽略周圍的人事物給自己的感覺。
情緒,是很珍貴的禮物,也是能夠讓生活更豐富的元件。個案擔心是不是自己腦部退化的關係,但在核對她目前的生活,不讓人有機會接近與相處,並沒有給自己機會活化!我想對這位個案來說「找回感覺!是第一步。」珍惜身體出現的每一個訊息,感受它、接受它,接著才能有機會學習理解訊息給予的協助。Elsa看過很多個案,在結束的時候,都有「這些都是我想出來的嗎?」的疑惑,但我想說的是『所有的畫面都是有作用的,即便是想像!』
圖片來源:pixabay
歡迎預約體驗留下自己的故事~




留言